专访:中国在人道援助领域发挥着积极影响力——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干事马尔迪尼******
新华社日内瓦2月3日电 专访:中国在人道援助领域发挥着积极影响力——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干事马尔迪尼
新华社记者陈斌杰 玛蒂娜·福斯
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干事罗伯特·马尔迪尼日前在日内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,中国在人道主义援助领域发挥着积极影响力,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希望与中国和中国红十字会进一步加深合作。
马尔迪尼说,中国关注人道主义事务,在全球多边舞台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中国倡导的理念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工作方向高度契合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中国红十字会日前在日内瓦签署合作备忘录,就双方未来五年的合作方向达成一致。
他表示,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中国政府机构、中国红十字会、智库以及学术界通过多种平台和机制,就全球公共卫生、人道主义卫生行动等问题一直保持着对话与合作。
根据1月27日签署的合作备忘录,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中国红十字会将加强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人道领域的合作,促进人道外交,在国际人道法、卫生等领域开展合作,交流经验,并促进人道主义知识在青年中的普及。
马尔迪尼表示,中国在促进国际人道主义法、保护武装冲突中的平民等方面均有积极贡献。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多次发声呼吁保护平民和尊重国际人道主义法。中国于2020年正式加入《武器贸易条约》,充分表明中国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。
他指出,中国通过中非合作论坛这一机制,支持非洲国家的稳定与发展。中国和非洲承诺在气候变化、健康、和平与安全领域开展工作,这些重点领域也契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人道优先事项。
马尔迪尼说,当前,全球面临多重危机,一些地区的人民饱受战乱、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冲击,国际社会尚未给予足够关注。他呼吁国际社会在人道主义援助领域共同加大努力。
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立于1863年,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,旨在为受冲突和武装暴力影响的人提供援助,并积极推广保护战争受难者的法律。(新华网)
长白林海的电力巡线人:在极寒中“走出”一条安全线******
(新春走基层)长白林海的电力巡线人:在极寒中“走出”一条安全线
中新网吉林2月3日电 (石洪宇 孙晓晨)山路被半米深的积雪覆盖。一大早,沈铁吉林供电段泉阳电力工区工长邹伟华便带着徒弟王鹏进了大山。这一天,他们要在雪中跋涉14公里,完成供电设备的巡检任务。
踩着齐膝深的积雪,邹伟华叮嘱王鹏:“降雪后必须巡检,雪越大越得进山。”在长白山林海深处,穿着黄色马甲的二人组非常显眼。
42岁的邹伟华在电力线路工岗位上工作了22年。他所在的泉阳电力工区守护的浑白线是长白山脚下唯一一条铁路线,是长白山地区居民乘车进出大山的主要线路,也是泉阳泉、长白山天泉、农夫山泉等多个矿泉水厂物资运输的“大动脉”。
山路崎岖,却不能轻装上阵。邹伟华的背包里不光有钳形表、脚扣子等检修工具,还有一把铁锹,遇到雪深处他们要一锹一锹掘出道路。看着气喘吁吁的徒弟王鹏,邹伟华拍拍他的背:“雪里走路不能歇,一歇脚就冻得受不了。”
![邹伟华(右一)带领同事巡线 吉林供电段供图 邹伟华(右一)带领同事巡线 吉林供电段供图](http://i2.chinanews.com.cn/simg/ypt/2023/230203/74987f82-b5b2-4980-aa68-21e17041f4ff_zsite.jpeg)
这对师徒一年要走七百多公里,相当于从北京走到沈阳。他们每个季度都要对线路内的电杆、变压器、配电箱等供电设备进行巡视。
邹伟华说,林海中的电力线路沿线地形复杂,无法使用机动车巡检,只能徒步完成。相比其他季节,冬天是最艰难的。冰天雪地里,他们要细致检查每一处电杆,生怕错过隐患。
走到一处电杆,邹伟华发现横担扭曲变形,他拿着望远镜反复确认。“应该是大雪把树枝压弯了,先记录一下,回头申请一个‘天窗时间’进行维修。”邹伟华对王鹏说。
邹伟华厚厚的本子上记录着哪一处设备易发生故障,哪一段路要怎么走。工区职工们认为,这就是整个班组的检修“小红书”。
王鹏是个“90后”,已经跟着邹伟华处理过不少故障。即便工作环境艰苦,他也干劲十足。看着损坏的横担,王鹏主动请缨,“‘天窗’下来了我上去换吧。”
邹伟华再次叮嘱:“冬天电杆上有薄霜不好爬,一定要注意安全。”听到师傅一口答应,王鹏很高兴。
长白林海冬季昼短夜长,早出晚归、披星戴月已经成了邹伟华的日常。为了不耽误巡检,他把干粮带在身上,由于温度太低,干粮很快被冻凉。在背风的树后,师徒解决了午餐。
静谧的午后山林中,二人踩着积雪继续前行。今年的春运仍在进行,邹伟华和同事们的工作仍然很繁重。(完)
大众彩票地图 |